上周發生了一個烏龍,在朋友塗鴨牆看到「痞客邦」即將結束的消息,就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文章,沒想到人家根本沒有要結束,只是公司搬家而已,我發文前沒有先好好求證,害很多人嚇了一大跳,真是非常抱歉。不過偷偷說一句我內心的OS,感覺這可能也是一件遲早會發生的事,畢竟在看不到太多收益的情況下,平台一直賠錢下去也不是辦法。
當然,我不是痞客邦高層,並不曉得他們究竟是賺是賠?說不定我根本猜錯了,雖然寫部落格的人愈來愈少,但他們平台上的蓋台廣告可是從來都沒有少過,可能廣告費一直都足以Cover維運費用,所以還可以撐好一段時間。
只是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一個曾經那麼多人使用的平台,雖然主因是敵不過時代趨勢,大家都跑去用社交平台了,但平台方除了繼續賺廣告費苟延殘喘之外,就沒有其他可以起死回生的方法嗎?寫部落格或文字創作這件事真的就是會愈來愈沒落嗎?年輕人真的都不再寫文章了嗎?
我有想到幾個反例。第一個是「方格子」平台。它也可以算是一個部落格平台,而且是有收費機制的部落格平台,我有幾個朋友都有在使用,我也的確付過費用閱讀,但說實話,並不是真的因為這些內容好到讓我覺得非付錢不可,單純只是很願意贊助我的朋友去持續進行創作,當然不是要說我朋友的內容不好,只是每天各種「免費」的內容就看不完了,沒那麼強的動力特別付費去看部落格文章。所以這幾年來,好像一直也沒聽說誰在方格子上創作賺了大錢,也不曉得平台究竟是賺還是虧?
另一個反例是中國大陸的「起點中文網」,做為成立20年最老字號的網路文學網站,已經形成一個很成熟的產業鏈了。只要你的小說內容夠好,寫作夠勤勞,運氣來了就有可能一飛沖天,隨時名利雙收。收入主要倒不是來自於月票、打賞之類的,而是如果小說受歡迎,就有可能被買下版權,拍成電視、電影,那才是最大的收益。然而,「起點」這20年來也經歷各種風風雨雨,之前傳出強迫作者簽一些不平等的版權、經紀約,也是引來很大一波跳船槽,但不論如何,它迄今還是很具指標性、影響力的一個網站。
我有一陣子還下載了「起點」APP,好一段時間付費在線看小說,但一來我始終無法習慣橫式閱讀,二來我很不喜歡「追更」,後來還是直接去別的地方看「完結篇小說」了,但我知道那些小說的源頭可能都還是來自於「起點」。
那我為什麼會願意在「起點」付費看小說,但卻不願意付費看「方格子」呢?會不會「方格子」裡有很多不輸「起點」的好看小說,只是我並不知道?「方格子」上究竟有什麼好看的內容?有什麼知名作家有在「方格子」上固定更新內容嗎?我其實對「方格子」真的不熟,感覺它就只是一個平台,完全只靠作者本人找人來付費,相信台灣應該也很多人對這個平台及上面的作品、作者沒那麼熟悉,這大概就是他們最大的問題了。
還有第三個反例,我自己是電子書閱讀器的忠實使用者,也加入了Readmoo的臉書社團,其實裡頭愛看書、愛買書的人著實不少,有的人一個月會看上百本書,我都懷疑他究竟有沒有把書都看完?但在社團待久了,會覺得好像還是很多人是喜歡閱讀的,只是不一定是紙本就是了。
最後一個反例是,我周遭有一些朋友這幾年不約而同都開始寫作,而且發行了自己的電子報,有種復古的味道,但訂戶也都還不少,其中有幾位甚至是「付費電子報」,所以其實文字創作這件事並沒有完全死亡,只是經營部落格好像沒那麼流行了。
所以回到前面主題,如果我是痞客邦平台負責人,有沒有什麼方法讓這個部落格平台起死回生呢?第一、我可能會考慮改成付費制,每月可能就是幾十元,如果願意付錢,不但有一些新功能,還可以讓你的部落格變乾淨,完全無廣告;第二、只要付一點錢,你就可以幫部落格設定自己的獨立網址,這樣部落格也可以當成官網使用;第三、推出一些實用新功能,例如可以讓粉絲訂閱電子報,你只要更新文章,就會自動推送到粉絲信箱;也可以讓你設定同步文章、相片到FB、IG,讓你的部落格和各種社群平台更無痛接軌;第四、幫你出版電子書。和一些電子書平台合作,幫一些部落客集結文章出版成電子書,可以直接販售,一圓大家的出書夢;第五、推出付費閱讀功能,學一下方格子的功能,讓部落客可以設定那些內容付費才能瀏覽,費用平台和部落客做拆分。
以上當然只是我一些天方夜譚的想法,我知道要讓一個垂垂老矣的平台重新復活非常困難,牽涉到資源分配和網路使用流行趨勢等等,說到底,可能只是我自己捨不得這個部落格時代走入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