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小小卻很震撼的網路事件。有一個女生原本打算到某間咖啡店消費,結果進去之後發現無法符合該店的低消規定,於是在考慮了一下之後決定離開,之後幫這間店在Google評論上打了一顆星的負評,並且說明她的理由。沒想到這間咖啡店的老闆看到一顆星負評瞬間炸鍋,就開始肉搜這個女生的資料,並且在自家咖啡店IG的限動上先是抱怨了一番,然後開始連續曝光這個女生的各種資料,並且對這位女生及其家人大肆批評,最後引起了喧然大波,開始有人湧入該咖啡店的Google評論寫下負評,但至今該店老闆仍然堅持自己的做法是對的,也表示不在意Google評論。
由這個事件不難看出,整個社會風氣正在慢慢轉變中,早期大部份的店家對部落客、網紅或是顧客的意見,是抱著尊重且敬畏的態度,不論在臉書或Google評論,如果不小心得到負評,心中有再多不爽,也只能出來低頭安撫客人,後來陸續有一些事件,老闆選擇把脖子硬起來,勇敢捍衛自家名聲,甚至調出監視器畫面舉證,輿論就開始反轉,甚至惡意的Google負評也被移除了,於是,現在有些店家拒絕再當軟杮子,選擇正面和消費者對槓,就是要出一口氣。
其實,我真的可以理解店家無緣無故被打一顆星負評的不爽心情,尤其如果這個客戶壓根就沒有消費時,那實在是很寃枉,重點是既不能移掉負評,又無處申訴,就像有人在你家門口拉了一陀屎,想清又清除不了每天自己和左鄰右舍都會看到,實在非常影響心情。
重點是Google在地商家的評論,一直並沒有太好的審核機制,任何人只要簡單動動手做鍵盤俠,就可以隨便幫任何店家打星星、寫評論,除非短時間湧入大批評論,才會去審核那些評論的地理位置或來源IP等等是否合理,系統再慢慢進行移除。然而,通常在「被留負評打1顆星」的那一剎那傷害就已經造成了,系統也未必會把所有惡意評論都清除乾淨,到最後店家只能自求多福,無語問蒼天。Google是全世界第一流的網路公司,推出了一個影響到在地商家生計如此重要的機制,怎麼不多花一點心思來解決這些衍生問題呢?難道就沒有更客觀不能作弊的評分機制了嗎?
但在Google評論更進化之前,我們只能接受它的現有機制就是如此,而且在行銷的角度,其實Google評論在台灣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有人會看到好評來消費,也會有人看到負評拒絕往來,愈來愈多人會受到它的影響,那家咖啡店老闆雖然表示完全不在意,但如果真的不在意,又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彈?
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個事件的始末,說句公道話,我覺得雙方都有生氣的理由,但也都有不生氣的做法。不論是普通顧客或網紅,大家現在都要體認到,你在網路上隨便打個分數、發表一個評論,可能都會對別人造成很大的傷害,應該要非常謹慎為之,不要再有「顧客就是老大」的心態,尤其在社群時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就算是暱名留言,都可能透過一些手段追溯到你這個人。這個老闆只是去肉搜顧客,公開資料言語覇凌而已,有些老闆真的很不爽就去警察局報案提告了,或是找一些黑道來修理你,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真有不好的地方,可以當面提意見,或打3顆星+委婉的留言建議,目的是讓店家有機會改進,而不是拿評論來發洩,有句俗話說: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凡事還是留一些餘地會比較好。
店家更不用說了,肉搜顧客公佈資料+評論,不但有違法疑慮,更是非常沒有風度的展現,你可以拿出監控影像據理力爭回覆評論,也可以虛心接受檢討改進,更多老闆是選擇無視負評略過不理,不論那一種都比現在的做法好一萬倍,這樣公開嘲諷批評顧顧,就算你再有理,現在也變成沒有理了。不曉得看了店家的處理方式,以後有那個陌生顧客敢去光顧?尤其後來又被新聞報導出來,只會在網路上留下永遠、更多的負評而已,未來恐怕很難再經營下去了,真正是因小失大。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好好重視網路評論善加運用,對生意絕對是有助益的,但也要保持高EQ,找到面對負評比較好的心態和方法,因為這已經是未來所有店家都必需要學會的重要課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