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方位觀點 人生權觀察

我會問來面談的大學生什麼問題?

on
2023 年 05 月 10 日

因為我大學和研究所都是唸「社會學系」,最近接受了一個台灣社會學會「進擊的職人」影片訪談,他們在訪談中問了我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覺得這個題目和答案或許也可以提出來讓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換成是你,可能會有什麼答案?

題目一:如果今天您要面試兩個人,一個是產業相關科系(例如「行銷」)、另一個是社會學系,您會如何選擇?

追問題目二:您如何看待一個社會學系畢業的應聘人員,您會詢問什麼問題?

追問題目三:面試時社會學系學生如何彰顯自己自身的優勢?

針對題目一,我的答案是,科系和學校從來都不是我找員工的參考依據,因為在每個不同科系中都會有認真和不認真的人,所以科系這件事幾乎毫無意義,我自己在看履歷時,向來都會跳過學歷這個部份,就算他只有國中畢業之後一直自學也沒關係,重點還是在他的經驗和能力。也因此,我向來沒有很鼓勵大家一定要盲目的一直往上唸書,如果大學浪費四年只知道吃喝玩樂,那還不如早早出來工作累積經驗算了。

那如果兩個科系的畢業生,看起來都是很認真的人,我會更想選「行銷」相關科系畢業的人嗎?因為「社會學系」畢業感覺沒什麼特定專長,可能無法符合我的需求。

這其實是唸「社會學系」同學長期以來的痛點了,因為它不像其他科系有一個很明顯的對應職業,哲學系畢業大概也有相同困擾,在學校時我們除了學一些理論之外,主要培養的是邏輯思考的能力、辯證的能力、洞察社會現象的能力、做研究的方法等等。我的大學同學裡有一半後來都跑去當老師了,其他全都是各行各業,唯有「從政」和「市場調查公司」勉強和所學比較沾得上邊一點。

所以我一直建議,所有大學生,尤其是唸社會學這種科系的學生,千萬不要浪費四年時間在玩社團、學會、交男女朋友,最好是一面打工一面唸書,早點踏入社會,同時學習你的第二專長。社會學是一個很好的基礎,讓你用更宏觀的角度去觀察這個世界,有了這個基礎之後,你和其他人比起來會有很不一樣的思考和創意,不論在任何領域都更能夠有與眾不同的表現,比較不會被一些條條框框侷限住。

因此,我會問來面試的新鮮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請問你在大學時有沒有打工或實習經驗?

如果完全沒工作或實習經驗的人,不論是什麼科系畢業的,就直接Pass了,我可不想幫溫室裡的花朵從零開始訓練戰鬥技能。如果有曾經打工的經驗,我會再追問他:你為什麼選擇那份工作?

如果他的回答只是因為時薪比較高,或工作比較輕鬆,那應該也Pass了。如果他說,主要是希望可以從那份工作中累積一些實務經驗,或是希望從工作之中學習到一些學校學不到的能力,甚至未雨綢繆想到將來畢業後可以無縫轉換成正式工作,那他錄取的機會就大了很多,因為我覺得他是一個「對未來有想法、有規劃、有企圖心的人」。接下來我會再繼續追問他:所以你覺得在大學四年半工半讀的工作中學到了什麼?有什麼作品或成績可以展現嗎?

如果他真的都有在認真工作和學習,那應該一定有很多具體的心得收穫和經營成果可以展現,如果說不出來或提不出來,那就表示他骨子裡還是只是為了賺錢,工作並不是很上心,就可以直接881了。若是他能提出一些成果,我可能會再問他為什麼選擇來我們公司工作?如果他也說的很清楚,前後工作之間的關聯性,以及自己對未來人生的規劃,那應該就可以錄用了,他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人才。

由此可見,什麼科系畢業的並不是那麼重要,重點還是在你是怎麼渡過這四年大學時光的?當別人還在渾渾噩噩混日子時,你已經開始對未來做準備,那你絕對是不用擔心找工作、老闆都搶著要的那種人。所以唸社會學系也沒什麼不好,你會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在學校所學未來比較難用在職場上,所以一定要利用大學四年好好探索自己的興趣,早日培養起第二專長,把學校所學當成一個基石,有機會就早點踏入職場,不要像別人等到畢業後才開始煩惱找工作,就一切都為時已晚了。

TAGS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