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帛琉回來台灣一周了,有件事至今還是很不適應,就是帛琉已經完全沒有人在戴口罩了,但台灣雖然已經解除了口罩禁令,不論到那裡,左看右看大家都還是戴著口罩,如果沒有戴的話,雖然別人嘴巴沒說,但心裡肯定把你當成一個異類。
我特別上網查了一下相關規定,現在台灣的確還是有些地方必需戴口罩,例如大眾運輸、醫療院所等等,但除此之外的大部份地方幾乎都可以不用戴口罩了,但不曉得是積習難改,還是大家自主防疫的意識太強了,每個人還是都把口罩戴好戴滿。
還有一個可能性,雖然新冠疫情不如之前嚴重,但其他各種感冒流行病還是層出不窮,大家可能想著戴上口罩保護好自己總沒錯。我還聽到另外一種說法,主要是女生說的,戴口罩出門可以少化一點妝,還挺方便的,既然大家都還戴著,就繼續偷懶一下吧。
當然,戴不戴口罩本來就是每個人的自由,好像也沒什麼好說的,但我以在帛琉和台灣兩地相比,會覺得帛琉全國已經完全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台灣卻好像還是活在新冠疫情當下,兩個國家的氣氛帶給人很不一樣的感受。這種戒慎恐懼的心情,有時會讓整個社會有種一直開心不起來的感覺。
人臉的五官表情其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嘴巴,我們可以從各種微表情中瞭解別人內心的感受,是難過悲傷還是生氣不屑,當看到別人的笑容時,可能會出現一種莫名的力量,讓你溫暖開心一整天,當看到別人嘴角下滑不高興時,可能就會跟著感到內心不安,然而口罩一戴上,就什麼都看不出來了,人和人的距離會變得非常遙遠。
舉個親身的例子,我現在對外講課,老師雖然早就可以不用戴口罩,但如果台下學生全都戴著口罩,那我上課起來還是會感到格外吃力,因為和學生溝通對話的管道會受到很多阻礙,有時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會變得模糊不清,搶答時如果沒舉手根本不曉得是誰在說話,也看不到學生是不是在打哈欠或是和隔壁同學聊天,很多時候我都只能用猜的,上起課來真的比學生沒戴口罩時要累很多。
其實,我覺得在新冠肺炎都已經轉成輕症毋需通報的此刻,政府不妨帶頭鼓勵大家把口罩拿下來,一起呼吸新鮮的空氣,一起用笑容來彼此打招呼、互相支持打氣,解除全民恐慌的心情,快快走出新冠疫情的陰霾,大家專心來努力拚經濟、拚觀光吧。快樂的心情是會傳染的,害怕的心情當然也會,試想如果現在很多外國觀光客來到台灣,發現這裡的人全都還戴著口罩,連拍照都不敢拿下來,雖然很佩服我們的防疫觀念良好,但旅遊的心情多少也會受到一些影響吧。
走到每個百貨公司賣場、餐廳和便利商店,看到服務人員也全都戴著口罩,雖然會覺得很衛生安全,但感覺就是少了很多人味。站在工作人員的角度,我相信他們一整天都要全程戴著口罩,應該也會感到很不舒服吧?尤其是天氣慢慢轉熱,戴口罩工作一定會愈來愈辛苦的。
或許有些人覺得,好不容易培養起全民防疫習慣,讓每個人都戴上了口罩,如果現在宣導大家不用戴罩,萬一疫情再復發怎麼辦?我倒是覺得這有點像「狼來了」的故事,不能一直恐嚇大家,讓大家持續處在緊繃的氣氛下,反而應該該鬆的時候鬆、該緊的時候緊,大家才不會「防疫疲乏」。我覺得在過去兩三年的訓練之下,即使有天疫情再變嚴重了,應該也是隨時可以再上緊發條的,要對全民有信心。
當然,你如果身體不舒服的話還是應該戴好戴滿,但如果身體都很健康,現在不妨鼓起勇氣,無懼眾人異樣的眼光,開始試試無罩人生,用大大的笑容來迎接疫情結束之後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