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方位觀點 時事權觀點

大家一起「慶祝」二二八紀念日?

on
2023 年 02 月 27 日

有件事我感到疑惑很久了,就是228紀念日為什麼要放假?就算大部份人都不大瞭解228事件的來龍去脈,但至少應該知道228紀念日應該是一個「舉國同悲」的日子,既然如此,大家在這天默哀一下就得了,有必要舉國歡騰放一天假來「慶祝」嗎?

尤其是今年剛好在周二,政府特別施行德政把上班日挪了一下讓它變成連假,方便大家有四天假期可以計畫去那裡玩耍,諷刺的是,大家玩得愈開心,就應該愈沒有人會記得228紀念日的初衷了吧。

我試著把這個問題丟給「ChatGPT」來回答,它的答案倒是很標準:

【228紀念日為什麼要放假?】

「因為228紀念日是在紀念臺灣失去自治權以及發生了二二八事件而定立的紀念日,以此紀念當時受到迫害和死亡的百姓,以及他們對民主富自由價值的奮鬥。每年的228紀念日都會有許多紀念活動,來表達對台灣歷史的敬仰,以及對台灣的未來的期許。所以政府決定將228紀念日定為公眾假期,讓大家有時間參加活動,紀念二二八事件,表達對新台灣的期許,並展示對台灣歷史的尊重。」

原來是要讓大家「有時間」參加各種紀念活動啊!我拭目以待,明天會有那些紀念活動,值得全民一起來參與,所以必需放假一天?

很多人可能覺得我沒事找事做,有假放就是件好事,在那裡唱什麼反調?我覺得因為一件令人難過的事,後來卻變成慶祝的假期,本身就是一個很荒謬的事,不論當年政府的初衷是什麼,如果後來演變成奇怪的結果,那就有必要與時俱進撥亂反正一下。

我知道,取消一個既定的國定假日,可能會引起很大的反感,但以前也不是沒這麼調整過,如果想讓每年總放假天數不變的話,隨便找個其他理由來讓大家放假就好了,例如,我一直覺得12月25日可以恢復放假,當然這次不是因為行憲紀念日,而是聖誕節,畢竟這已經是一個非常約定成俗的節日了,雖然它看起來像是獨厚某個特定宗教的外國節日,但台灣過聖誕節的氣氛可能都快比農曆新年還濃厚了,每次12月24日耶誕夜狂歡之後第二天還要勉強上班,真的很辛苦,還不如乾脆大家一起放假算了。

還有幾個日子也很值得放假,一個是8月8日父親節,另一個是和它同等地位的母親節。前者是從來沒為「爸爸」放過假,後者是本來就設定在周日,為什麼不在周一補假一天?讓媽媽可以一口氣放4天連假都不用做家事,或全家一起出去玩,也很有意義啊。

除此之外,我覺得99重陽節也很可以放假。隨著人口越來越高齡化,很多人家裡可能都有沒有同住在一起的爺爺奶奶,如果重陽節放假,可以鼓勵大家多關心家中的長輩,多一天全家團圓日,聚個餐或是帶長輩一起出去走走,都是不錯的風氣。

這個問題我同樣也問了「ChatGPT」。

【為什麼重陽節不放假?  】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但它不是法定假日,因為它並不在中國的法定假日列表中。重陽節有其古老的文化意義,但是它相比於更重要的節日,如春節、清明節、國慶日等,更加不起眼,因此政府不會為它放假。」

原來是因為「不起眼」啊,真是不小心說出政府的真心話了,相較於「228紀念日」,後者放假一天可以讓執政者感覺更高大上,更符合政治正確吧,只是用放假來紀念當年的悲劇,怎麼看都是一件邏輯混亂、莫名奇妙的決定,再過10年、20年,又有誰還記得當時的初衷呢?不過事已至此,如今若是把國定假日取消改到別天,恐怕會是一顆更大的地雷吧,大概是沒有任何一個執政者有勇氣做出這種決定的,就只能像「國王的新衣」一樣,全民都一起假裝是正確的,每年都「開心的慶祝放假」吧!

(圖片轉載自「台灣回憶探險團」:https://www.twmemory.org/?p=5079

TAGS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