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許久不見的老同學,和我在線上聊了一下她未來的社群經營計畫,她在考慮應該好好書寫已經長草的部落格,還是衝刺FB粉絲團人數,或是也來拍一下短影音好了?剛好最近我也在想類似的問題,就給了她我的觀察和建議。
先說結論,我覺得她現在應該經營的自媒體是Youtube,先開一個頻道,嚐試各種主題,強迫自己每周更新一支影片,慢慢找到比較受歡迎,又一直有素材可以更新的方向,然後持之以恆經營至少一年,產出50支影片以上再說。
為什麼不是耕耘部落格或臉書粉絲團呢?一方面是她本來專長就不是在寫文章;二來是她的受眾可能是以年輕人為主,這些人並不一定會想看部落格或臉書,他們對「影音」的喜好絕對會大過「文字」,所以做影片會比較受歡迎;三來是臉書受限於觸及率,就算有再多的粉絲,看到內容的人也少得可憐,花差不多的力氣和時間,還不如去經營Youtube好了,畢竟影音早已是未來的主流趨勢,觀眾只會愈來愈多而已。
想要在FB上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網紅,粉絲團追蹤人數至少要10萬以上,也才比較有會企業合作或廣告置入機會,以一個後起的自媒體經營者來說,早就沒有流量紅利,要短時間內從零到10萬,如果不是靠假粉絲唯一途徑就只能買廣告,就算用最少的廣告取得成本一個粉絲5元,10萬粉絲也得花50萬元以上。
與其花50萬元增粉,還不如把這個錢拿去做影片內容,產生50支以上,以一個小成本的影片來說,每支花1萬元拍攝後製絕對綽綽有餘了。最重要的區別是,上面的50萬元廣告費只是增加粉絲,不包含內容製作,但如果你把50萬元都拿來製作影音好內容,就算在YT上沒辦法得到10萬訂閱數,至少可以擁有一個很紮實有料的頻道,我相信一年過去得到幾千個訂閱數應該是有機會的(只要內容不要太冷門)。
而且其實以現在的環境,只要有心,想做一支影片比從前容易太多了,拍攝用手機就可以搞定,甚至就算沒用專門的麥克風也勉強堪用(買個手機專用麥克風只要2-3千元),更有無數免費又好用的剪輯軟體可以使用,連字幕都可以AI辨識產出了,花點時間去學一下,你完全可以不花錢不靠別人DIY產出影片。沒辦法,對岸早就是這樣的生態,人人都在做短視頻、看短視頻,所以相關的好用資源、工具很多。
拍影片、剪影片的技術早已不是問題,問題是在要產出什麼內容?我相信很多人都卡在這一關,遲遲沒有開站。我給她兩個建議,第一是先不要想太多,什麼主題都拍拍看,最後看觀眾反應以及自己的掌握度,來決定未來走那個方向;第二是任何內容都還是要先有好企劃和講稿,不是隨心所欲亂拍一通,或許等有天成為知名Youtuber後,隨便放支Vlog也超多人愛看,但剛開始還是先想好內容主題再進行會好一點。
如果真的更用心一些,可以把同個內容製作兩種版本的影片,一種是放在傳統YT頻道裡,5-10分鐘左右的內容,另一種則是剪成30秒左右的短影片,搭配比較有節奏感的音樂,可以同時放在抖音、Reels或Short裡,一魚多吃,說不定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也可以擁有另外一批觀眾。
以上這些想法,不僅是說給那位老同學聽的,也是我自己接下來的計畫之一,我會在今年底前做好準備,等2023年就開始認真經營自己的影音頻道,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