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東超級鐵人結束之後,就沒再寫太多運動的文章,其實一轉眼明年(2023)的CT鐵人比賽也快要到了,我這段時間還是在努力持續備戰中。如果說今年的515比賽算是暖身幼幼班,那明年的113就是正式上戰場了,難度可不只是多了一倍,對現在的我來說,根本還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心情上可是一刻都不敢鬆懈。
有些朋友可能比較不熟鐵人賽事規則,515的意思是游泳1.5公里,騎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加起來是51.5公里;113的意思是游泳1.9公里,騎車90公里,跑步21.1公里,加起來113公里;還有難度最高的226,是游泳3.8公里,騎車180公里,跑步42.2公里。以上三種賽事的任何一段都有關門時間限制,中途沒辦法休息或慢慢來,幾乎是比完一段運動就要緊接著下一段了,所以在體力和耐力上都是很大的挑戰。
在CT鐵人賽之前,我在今年底還有一個難關要過,就是台北馬拉松的半馬21K比賽。之所以會報名這場比賽,有多項原因,第一是我的跑步教練覺得我可以去這場年度盛事體驗看看,她自己也報名了同場全馬;第二是剛好21公里也是明年CT的跑步里程,可以當個前測,如果單獨跑都跑不完,那三鐵時要怎麼辦?第三是我今年在參加生平第一場路跑賽事10K時,有朋友在塗鴉牆上不斷「好心」提醒我那個距離不是馬拉松,只是路跑而已,讓我受到不少打擊,決定要賭一口氣參加一場真正的馬拉松賽事,不過暫時也只敢報名半馬21K,會不會到時候她又上來說要42K才算是真正馬拉松,就不得而知了~
要從10K進化到21K,真的非常不容易,平時練習不能再3K、5K就輕鬆結束了,要開始正式練習長距離跑步了。我生平唯二兩次跑完10K都還是在比賽時,一次新莊路跑、一次台東三鐵,自己練習時最遠也只跑過7K而已,只剩下不到一個月時間,要進化到能夠在時間內完賽21K,心裡非常恐慌。所幸跑步教練不斷幫我加油打氣,也按照我的狀態調整課表,她應該是最瞭解我跑步實力的人,如果她覺得我跑得完,那我大概就可以跑完吧。
不過這段時間,我還是每周固定會安排1-2次的游泳練習,每次游1000米以上。乍看離明年CT比賽還遠,為什麼要這麼勤勞練習游泳,把那個時間來練跑不是更好?一方面是我真的比較喜歡游泳,二方面是我覺得所有運動都是互通的,如果心肺功能愈練愈強,對跑步應該也會有幫助才是。
我覺得很神奇的一件事是,我游泳練習距離雖然從以前的50米,進化到現在的500米、1000米,但只要呼吸頻率對了,不論多遠似乎都可以輕鬆不累的游完,甚至整體速度還會慢慢的提昇,我一直想把這個能力移植到跑步上,為什麼別人可以輕鬆跑完幾十K?靠的應該絕對不只是體力或毅力而已,一定是找到了對自己最理想的呼吸和節奏,而我如果也想在跑步這個領域有所突破,只有靠不斷練習才能找到那個最佳平衡點,教練也只能從旁指導給建議而已。
昨晚是比賽之外,頭一回自己練習時跑超過10K,超級感謝同袍戰友慶元兄一起陪跑,兩個人一起跑比較不容易放棄或愈跑愈慢,偶爾還可以聊聊天互相打氣,真的很好。我發現自己每次在前10圈(4K)時都很累很喘,找不到節奏,但過了10圈之後反而會慢慢穩定下來,更有力氣繼續往下跑,也發現目前的速度7.5是最輕鬆的狀態,如果加速到7以下就會辛苦很多。
即使速度很慢也沒關係,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我計算了一下,如果全程都可以保持在7.5都不休息,21K要在關門(3小時30分)前完賽還是措措有餘的,而我第一次馬拉松比賽,其實目標也只有不受傷完賽而已。至於明年的CT三鐵113,說實話,按照今年515的經驗,如果到跑步這關還能「不抽筋跑得起來」就很厲害了,根本也不用講求什麼速度。
以上就是我最近的運動計畫和目標,對了,好像一直還沒機會練習單車,90公里又是一個超大挑戰,或許等我台北馬結束後再來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