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課時,常常開玩笑說,台灣人有兩大特性,第一就是「喜歡貪小便宜」,只要那裡可以撿便宜、拿好康,就算花再多的時間、排再長的隊伍,也一定要拿到手,即使換算下花費的時間早就不值得,也在所不惜。第二就是「喜歡排隊」,別人都不要的,大家也不要,但只要看到很多人在排隊、在搶購,就算不曉得究竟在排什麼,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排了再說。
昨天有個有趣的新聞,很可以拿來當行銷案例討論一下。中秋節還有一段時間,但是由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研發的「紅土鹹蛋黃酥」提早在7/12中午開賣,而且不像一般商店是用購物網站銷售,而是像演唱會一樣使用拓元購票系統,讓大家選擇從7/25~9/10要那裡去現場提貨。很厲害的是,12:30開賣不到1分鐘時間,所有每天的蛋黃酥就銷售一空,可能比阿妹演唱會還要秒殺。
說實話,在看到昨天這則新聞之前,孤陋寡聞的我,壓根不曉得陳耀訓是誰?也沒聽過他的紅土鹹蛋黃酥,不曉得究竟有多好吃?一盒10入要800元,等於一顆80元,等同於一個便當的價錢,難怪號稱蛋黃酥界的愛馬仕,我可能也買不下手。
但從行銷的角度,如果這些透過購票系統販售的蛋黃酥不是全被黃牛買走了,而是真的被群眾搶購一空,我們可以來看看陳耀訓做對了什麼事?
第一、得獎包裝與產品命名。
台灣人似乎對得過國際大獎的人或產品都很有興趣,所以陳耀訓頂著世界麵包大賽冠軍的頭銜,的確是很大的加分,就像吳寶春一樣,他們的品牌都以「人名」做為最大的賣點,人愈紅,知名度愈高,品牌能見度就愈高。所以老闆找個世界級的比賽去參加拿個獎,在銷售上是很有利的。
除此之外,陳耀訓把他的蛋黃酥取了一個很特別又好記的名字「紅土鹹蛋黃酥」,也讓人印象深刻,比起其他家都只用品牌名稱,這個名字更能突顯它的特色,也是很好的產品區隔化的策略。
第二、限時限量、飢餓行銷。
物以稀為貴,紅土鹹蛋黃酥並非隨時都可以買得到,它一年只賣兩次,錯過就沒有了,也不是提前幾天去現場排隊,只要有心想排就排得到,很大部份還得看運氣。搶的人愈多,買到的人愈少,這種飢餓行銷反而勾起大家更想買的欲望。說實話,如果這麼受歡迎,這麼多人想買,就變成店裡的常態商品,取消一年賣兩次的限制,對店家來說也是順水推舟的事,但故意讓大家平時買不到,只能苦苦等待開賣日,可能也是一種故意的做法。
第三、價格策略。
大家普遍還是心中有一個觀念,就是「便宜沒好貨,貴一定有貴的道理」,尤其是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價值多少、好不好吃,其實都是很主觀的,完全不能以「食材」來換算價格,基本上老闆想訂多高的價格都可以。反正陳耀訓蛋黃酥一年就賣兩次,不是常態商品,可以訂一個天價,也不影響店裡的平日營運業績,每天產能有幾盒也是自己說了算,如果沒人買就少做一些。價格愈高,反而讓人更會想吃吃看,究竟為什麼能賣這麼貴?更重要的是,如果拿這個當禮物而非自己吃,也會更有面子,開玩笑,愛馬仕等級的蛋黃酥,一般人可是吃不起的。
第四、使用售票系統。
這個案例最有趣的一點,就是竟然想到用售票系統來賣食物,雖然本來也沒人說不行,但畢竟之前很少人這樣做,陳耀訓的蛋黃酥因為要選擇取貨日期,又是每天限量,真的剛好和售票系統的特性吻合,會有這種聯想真的很聰明。現在用售票系統買票的人愈來愈多了,很多人都已經養成習慣,不需要再去重新註冊網站會員,熟悉購買流程。最重要的是,一旦預告要在售票系統賣蛋黃酥,就會有種給別人「秒殺、難買」的印象,反而激起大家上去搶購的動力。我猜從這個成功案例之後,未來應該會有愈來愈多公司和售票系統結合,來賣一些限時搶購商品了。
第五、社群媒體經營累積。
陳耀訓麵包埠YOSHI BAKERY粉絲團成立多年,至今已經累積超過七萬粉絲,可見成功絕非偶然,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累積醞釀的結果。蛋黃酥預購的公告更是早在6/25就預告貼出來了,光那則預告文就有五千多人按讚、六百多個分享、一千多則留言,後來7/1又貼了一次「紅土蛋黃酥的秘密」也是很多人分享,7/11開賣前一天的提醒貼文更是看得出來,很多人都在下方留言「磨刀霍霍」,迫不及待了,所以後來的秒殺完全是可以預期的。即便很多人說會不會是黃牛用程式去搶票的結果,但我相信上去買的真人應該也是不少的。
最後,所有賣食物的餐廳或商店,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食物本身是不是夠美味?不要說一顆值不值80元,至少也要讓人覺得好吃、名不虛傳,才會有好口碑傳播出去,這是基本功,否則期待愈高、失落也會愈大。如果都沒辦法保證每個人吃了都說好,或是做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色,那還是應該先虛心先把產品調整好,再來努力做行銷,否則只會「事倍功半」而已。
最後的最後,我個人覺得陳耀訓粉絲團上的蛋黃酥宣傳圖片實在還有進步的空間,有點趕不上它一盒800元的水準,或許他們也覺得無所謂,反正都已經供不應求了,圖片隨便做做就好,但以後有機會,建議他們還是找專業的攝影師拍一張好看一些的相片,把宣傳圖也設計好一點,就會更加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