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方位觀點 辦公室沒人

雲端對工作型態的影響

on
2021 年 07 月 02 日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想過,過去兩個月因為三級警戒造成的WFH之所以可以順利進行,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邁入一個高度雲端化的資訊時代。過去很多公司都喜歡自己建立伺服器主機,從重要文件、對外網站到企業信箱,全都一定要放在「內部網路」裡,才能確保資料不外洩,但現在除了真正比較大型、重視資安的網路公司之外,已經愈來愈少公司架設自己的伺服器主機,而是使用現成的雲端服務。

公司資料放在自己主機,而且是使用完全不對外的內部網路,這樣相對來說當然是比較安全,但缺點就是員工一定要待在公司,否則怎麼存取檔案?倘若是放在Google或微軟提供的雲端空間服務,人就不一定要在公司,只要可以上網,就可以工作,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可能會有資料外洩的風險。

然而,利大於弊的情況下,現在應該已經很多公司都是改用雲端空間服務了。而且不只是文件檔案放在雲端,現在很多應用程式也都是使用雲端的,舉最簡單的例子,Office是最多人使用的文書處理工具,以前公司有幾個人,就要買幾套軟體來安裝,現在則是直接從雲端下載,購買授權人數即可使用。

前幾天有個朋友要買新筆電,問我要買怎樣的規格比較好?能不能請賣電腦的商家幫忙「灌」一些常用軟體?我和他說,時代早就不一樣了,如果只是想買一台文書處理用的電腦,其實每台電腦效能都差不多,而且只要連上網就可以用了,不需要像以前一樣事先安裝太多軟體,大部份常用的軟體都可以從網路直接下載使用,只要付個月費或年費就好,因為不是買斷,而是租用,所以費用也比以前便宜許多,完全不需要使用盜版的。

不僅如此,因為現在有很多「免費」的雲端工具,如果你還是不想付費購買使用主流的軟體,絕大部份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好用的替代工具,使用起來不一定比較遜色。這些網路工具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很多都「免安裝」,只要連上網註冊帳號就可以使用,可能會分成基礎免費版,和進階付費版,大部份時候用免費版的就措措有餘了。

所以我們電腦裡其實安裝的軟體愈來愈少,就和手機APP一樣,其實最常用的也就那幾個。iPhone有一個貼心的設定,它會把你不常用的APP在不通知你的情況下直接卸載,只留下一個「圖示」,等要用的時候點一下再下載回來,雖然有時會覺得有點麻煩,但這種節省空間的設定也有它的好處。

照片、影片等檔案也是如此,只要有購買夠大的iCloud空間,就永遠不用擔心手機放不下,比較久以前的內容其實全都自動存放在雲端了,手機裡只是個「影子」而已,想看的時候點一下才會再抓回來。或許等到5G更流行的時候,你連「抓回來」的這個感受都沒有,直接從手機存取雲端檔案,使用體驗就像檔案放在本機上一模一樣。

雲端時代的全面普及,對我們工作方式其實有很大的影響,除了前面提過的,不用再侷限在固定的辦公空間之外,工作的節奏也比以前快非常多。以前開會討論工作,討論完了之後要派人整理會議記錄,再傳給大家確認內容、反覆修改,現在是一面開會就一面整理在雲端共用文件上,如果與會人都沒有意見就此定案了。

過去拜訪客戶時,客戶有什麼需求,可能回來辦公室再慢慢處理,現在因為所有的文件資料都放在雲端,所以一面和客戶開會時,只要電腦或手機連上雲端,就可以立刻做處理或下指令,可能還沒走出客戶辦公室,就把工作處理好了。能夠愈快解決客戶問題,客戶和老闆的滿意度就會愈高,你也可以省下愈多時間去休息或做別的事。

對公司經營來說,雲端時代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找員工時更可以無遠弗屆。以前受限於辦公室位置,要找到外縣市的人才來上班是很難的,但現在自從大家比較可以接受WFH了之後,其實員工住在那裡關係並不大,除非是必需經常面對面和客戶碰面處理問題,否則員工就算住在天涯海角也無所謂,只要可以按時連上網工作就好。

過去,我們公司有同事因為嫁人了就和另一半住在義大利,還有一個同事因為回大陸省親,有半年時間都住在青島,除了歐洲因為時差問題,和我們開會有點小困擾,大陸為了連上FB必需想辦法翻牆之外,這些遠距工作同事的表現幾乎和平時沒有什麼不同。不特別說明的話,我們服務的客戶甚至不曉得這個專案經理其實遠在地球的另一端。

雲端工作的好處很多,但還是必需特別注意資料保全的工作。公司雲端資料庫要設置適當的密碼、權限,經常做更新,並且分層分級做好管理;同事離職之後,也要立刻取消他的存取權限;重要資料最好在本機電腦上也存放一個備份檔案,否則資料外洩、突然消失,或是被駭客惡意破壞,會是相當麻煩的事,必需謹慎為之。

TAGS

2021 年 07 月 01 日

2021 年 07 月 05 日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