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FB演算法中,想要貼文分數高被更多人看到(自然觸及),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互動情況」,但現在不愛互動的「潛水族」愈來愈多,FB要怎麼知道你對什麼內容感興趣呢?所以FB這幾年又增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指標叫做「停留時間」,也就是假如你在瀏覽塗鴨牆時平均每個訊息都只停留1-2秒,但在某些訊息的停留時間卻超過好幾秒,即使你沒有和那些訊息互動,FB也會認為你應該對那種類型的訊息有興趣,或是對那個發文的人或粉絲專頁有興趣,以後這種訊息就會出現更頻繁。
(可以在瀏覽器網址列輸入「https://www.facebook.com/seen」,會出現FB認為你真正有「看過」的貼文有那些?)
因此,換到小編的角度來說,如果你可以讓別人在滑塗鴨牆時,看到你貼文停留的時間比較長,那你也可以算是某種程度的成功了。
所以,大家可以再進一步發想一下,究竟怎樣的內容大家才會停留比較久呢?
依據我的經驗,會影響大家停留時間長短最重要的因素,有時反而不是文字內容,而是和伴隨文章附上的圖片有著莫大的關聯,所以想要增加貼文被看到的機會,絕對要好好花時間來設計一張吸睛的圖片。
今天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社群媒體上圖片設計的重點是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圖片設計不是「美編」的事嗎?讓他們去想就好!大錯特錯,美術設計人員的責任其實只是把小編發想的內容製作出來,一般來說他們不應該負責發想和創意,當然,很多公司分工沒那麼多元,可能一個行銷人員又要想內容、又要做美編,甚至還要負責商品上架和出貨,校長兼撞鐘幾乎是十項全能,那就沒辦法了,全都是你一個人的事。
我覺得在社群平台上,所謂的好圖,應該要至少包含以下至少一個優點以上,或是換句話說,可以思考朝以下的一些方向來設計。
- 照片本身很美麗,但最好不只有一張,可以一次貼出四、五張以上,同時也可增加點擊數。
- 圖片很搞笑,讓大家看了不由自主發出會心一笑。
- 圖片很有創意,讓大家看了會忍不住想和親朋好友分享。
- 圖片有搭到最近時事話題或節慶相關的元素。
- 圖片上有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的元素,如美女、帥哥、名人、可愛寵物等等。
- 利用圖片舉辦一些小活動,例如圖片就是心理測驗,或是上面有個動腦謎題之類的。
- 故意製作的長輩圖,讓長輩們可以下載轉發使用。
- 故意用手寫或手繪風格製作一種少見的樸素感。
- 用一些沒有版權的歷史文物照片、美術作品照片,重新製作成有哏的內容。
- 用很多張相片刻意拼湊成組圖,在塗鴨牆上呈現特殊的意義。
- 做成內容非常實用的圖表、資訊圖,大家覺得不和朋友分享不行。
- 一系列懶人包式的圖片,讓大家會忍不住一直點到最後一張。
可能還有很多其他的圖片設計創意,這裡只是列舉一些我暫時想到的方向。
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我列出的好圖類型中,幾乎完全沒有提到任何一項「和商品」相關?因為如果是商品相關的圖片,又想同時達到吸睛效果實在不容易,通常只能吸引到真正對那個商品有興趣的人佇足,沒興趣的人一看到商品圖通常都只會快速滑過而已。又除非這項商品上有一個低到不行的價格,才能吸引大家多看兩眼,甚至點擊下去,進入你們的購物商城,這也是很多一頁式網站詐騙廣告的常用手法。
也因此,對小編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難兩全其美的事,要圖片有吸睛、轉分享的效果,又要圖片同時有導購的效果,根本是天方夜談,如果只能選擇其一的話,我個人覺得當然還是有社群效果的圖片會更好一些,至少讓粉絲專頁的能見度高一些,先把人吸引過來再說。
不過站在老闆的角度當然希望兩全其美,最後在這裡分享一個小技巧,就是如果可以把「商品訊息」置入在「實用訊息」裡,就比較不會引人反感了。我舉幾個例子,假如我是一個賣服飾的商城,如果直接把2021春季新款服裝照片秀出來,感覺就很商業,但如果是換個方式來包裝,小編多用心一點,製作一個「2021最新日本時尚穿搭技巧分享」特輯,然後找來模特兒拍照,穿的當然是你們家的新品服飾,只是用「時尚潮流的名義」來重新包裝,看起來就比較像是實用資訊,更容易引人注目或分享。
再譬如說,如果我今天要賣的是料理包,與其正經八百的把料理包外觀照片+價格分享出來,還不如找來厲害的廚師,和大家分享「小資族如何快速製作美味料理的食譜或做法」,當然,素材還是你們家的料理包,只是站在觀看者角度,換個他們可能會更有興趣的方式來包裝商品資訊而已。
以上的這些發想方向,其實不僅適用於圖片,如果想做影片的話也可以參考一下。只不過在FB塗鴨牆快速滑動的習慣下,有時圖片會比影片更好用,而且小編在製作上的時間、人力成本也會更低一些喔。